新华社贵阳8月2日电 题:归来的“村超”,擂响的战鼓!
新华社记者罗羽、倪远诗
“咚咚咚……”
看着身边的人群,听着耳边的呼声,7月26日以来,第三次站在“村超”球场擂鼓呐喊的杨明刚忍不住感慨,比赛回来了,越来越精彩!
61岁的杨明刚是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古州镇场坝社区的居民。他为之加油呐喊的“村超”,是于2023年发源于榕江的一项乡村足球联赛,参赛球员由教师、商贩、学生、农民等各行业的业余球员组成。
“村超”如今正进行20强阶段的比赛,文体旅的深度融合,让“村超”成了草根足球的梦想地、中华文化的展示场、民族融合的大舞台、对外交流的新桥梁……
两年多来,“村超”持续红火,今年上半年助力榕江累计接待游客超472万人次,同比增长12.68%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.47亿元,同比增长9.74%。
“村超”成了榕江和贵州的一张名片,并带火了一帮球员——有“董球王”之称的董永恒、有“村超哪吒”美誉的陆金福、有“库蒂尼奥”美名的王香兵……杨明刚的儿子杨光俊迪,也在“村超”中脱颖而出,成了“球星”。
2023年,杨光俊迪所在的场坝村队是当年的“村超”季军。2024年,场坝村队重组,杨光俊迪成了龙泉井村队的球员。杨明刚也从场坝村队的领队,变成了龙泉井村队的领队。他为儿子和球队助威的方式,就是拉上自己买的直径超过80厘米的大鼓,敲鼓、呐喊。
杨明刚是最早在“村超”球场敲鼓助威的人之一。早在2023年,为给儿子所在的球队以及代表榕江县出战的“村超”联队加油,他就已经敲坏了一面大鼓。之后,他与球队啦啦队一起凑钱买了第二面鼓。
今年6月24日、28日,榕江连续遭遇特大洪水侵袭,县城两次被淹,损失惨重。位于县城核心区的“村超”球场也两度被洪水吞没,人工草皮损毁、塑胶跑道损坏、木质看台坍塌……遍地狼藉。
杨明刚居住的场坝社区,是县城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。洪水来临前,因自家通往二楼的楼道狭窄,大鼓无法通过,他便把放在一楼的大鼓推到对面好友周保臣家二楼安置,再把儿子近年来参加比赛获得的证书、奖杯收好。
这些东西,成了他的精神寄托。
小学时,杨明刚就爱上了足球。中学时,他开始踢球,经常参加学校比赛。中学毕业通过招考在县里工作后,他还不时代表单位参加比赛。儿子杨光俊迪从小看他踢球,也深受影响。
退休后,杨明刚不改对足球的热爱,经常观看县里举行的各种足球比赛。2023年“村超”启动以来,他更是把自己对足球、对“村超”的热爱寄托在了鼓声里。
杨明刚常说,“村超”调动了榕江人的积极性,把大家凝聚在了一起,形成了“一座城、一群人、一条心”的精神力量。“‘村超’给榕江人带来了更多的快乐、更好的经济收益、更强的凝聚力,大家也把守护‘村超’当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
6月的洪水来势汹汹,最高涨至杨明刚家二楼的位置。闻讯而来的消防、应急、武警、民兵等全国救援力量,与榕江的干部群众并肩战斗。
据不完全统计,投入榕江的救援力量超3万人,其中当地党员干部超1.8万人,自发参与的群众不计其数。杨光俊迪、王香兵、熊竹青、杨兵等大批“村超”球员、啦啦队员、解说员积极投入到救灾和重建中。
杨明刚也加入了队伍。清淤清障、运输垃圾,哪里有需要他就往哪里跑,就像到“村超”球场助威一样,当仁不让。完成任务后,他收拾好自家房屋,把未能幸免的大鼓从周保臣家二楼搬下来,清洗、晾晒,翘首盼望“村超”归来。
7月26日,阳光灿烂,在重建一新的“村超”球场,以感恩为主题的“村超”“超级星期六”隆重启幕,赛事邀请了救援人员、志愿者、爱心人士等加入大巡游队伍,接受数万观众的热烈欢呼。
有人说,榕江的抗洪救灾和“村超”的感恩重启,是“中国式团结”的生动诠释,升华了“村超”的真、善、美。榕江人通过感恩重启凝心聚力,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底气。
“村超”归来,再成顶流。据初步测算,赛事重启当天助力榕江吸引游客超18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.88亿元。
生活恢复如常的杨明刚,当天拉着同样从洪水中归来的大鼓参与了大巡游。7月27日和31日,他又到球场敲起大鼓为儿子和球队助威。鼓声咚咚,他高声说:“榕江人的活力、自信和希望,都回来了!”